【资讯】2025年东莞市麻涌镇特教班招生简章
展开全文
2025年东莞市麻涌镇
特教班招生简章
一、麻涌镇特殊教育特教班
办班学校简介
(一)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
梅香校园,诗映初心。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以“让每朵小梅花活力绽放”为根,深耕人文与生态共美的教育沃土,先后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广东省武术传统项目学校、广东省科技比赛优秀组织单位、东莞市科技比赛优秀组织单位、东莞市科普普及基地、东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、东莞市品牌学校等殊荣。学校环境雅致、功能室齐全;学校在品牌教育理念“让每朵小梅花活力绽放”的引领下,构建小梅花课程体系、润梅大德育体系,优化雅梅良师成长模式,打造艺梅空间文化,提升教育科研质量等各方面均蓬勃发展并取得可喜的成绩。近五年来,本校学生获得市级或以上奖励1000多人次,其中,获得全国奖30多人次,省级奖励100多人次。教师获得市级或以上奖励200余人次。
(二)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
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始创于1913年,是东莞市17所百年老校之一。学校精致典雅,配备32间功能教室及室内体育馆、楼顶足球场等设施,构建数字智慧化校园,为1650余名学生提供优质成长环境。
作为东莞市大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领衔校,学校以“明德养正·大步致远”为理念,构建“养正·致远”教育体系,倡导“知行并进,弘正致远”,聚焦健康、高雅、创意等五大领域,以全面发展为导向,打造足球、粤剧、书法、创客、劳动等特色课程,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,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。先后获评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“广东省书香校园”“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”等数十项荣誉,并致力建设学业扎实、体艺见长、科创领先的个性化品牌,为每位学生奠定终身幸福发展之基。
百年传承,步履铿锵。大步实验小学以“养正·致远”为核,深耕多元教育沃土,赋能每一个生命向宽而行、向远而长!
二、特教班简介
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特教班。自2022年9月办班以来,我校特教班已为特殊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3年,并配备3名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。本班的教育场室由一间56平方米的特殊教育教室与一间78平方米的资源教室组成,布局合理,儿童化设计感强,并配套特殊教育资源;开设有生活语文、生活数学、生活适应、劳动技能、唱游与律动、绘画与手工、运动与保健等课程,校园融合氛围浓厚,有效促进特殊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。
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特教班。我校特教班于2024年9月2日正式启动,目前配备有2名专职的特教教师。特教班位于学校一楼,毗邻校医室与专业心理辅导室,环境安全舒适。专属资源教室严格遵循无障碍环境标准,科学规划功能区域布局,配置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及专业康复训练器材。课程体系涵盖生活语文、生活数学、生活适应等基础学科,同时开设运动与保健、唱游与律动、绘画与手工等,课程以生活化为导向,致力于在夯实学生生活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全面发展。
三、招生对象
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特教班招生对象:东莞市麻涌镇户籍的6-11岁智力障碍、精神障碍(含孤独症)、肢体障碍(含脑瘫)及多重障碍等残疾儿童少年。
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特教班招生对象:东莞市麻涌镇户籍的6-8岁听力障碍、视力障碍、智力障碍、精神障碍(含孤独症)、肢体障碍(含脑瘫)及多重障碍等残疾儿童少年。
四、招生名额
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特教班:4人
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特教班:4人
五、招生流程
(一)线上报名
本学年我市特殊教育招生工作统一开展,报读镇街特教班、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均使用同一线上报名入口(点击本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):
如您有意向就读麻涌特教班,请于报名问卷中第一志愿选择“属地特教班或随班就读”,报名学生将基于评估结果确定最终安置方式。
报名时间为5月7日10:00至5月13日17:30,报名结束后,不再接受志愿修改。
(二)现场评估
本镇第一志愿为“麻涌镇特教班或随班就读”的学生将集中开展现场评估,请家长留意短信或电话通知,带齐相关资料原件及复印件,带孩子到指定评估地点进行综合评估。
(三)评估资料
现场综合评估面试时,家长请带齐下列资料:
1.《新生入学报名表》(贴好照片);
2.儿童户口簿(户主页和儿童页)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;
3.家长身份证(原件、复印件);
4.残疾证明原件和复印件(《残疾人证》或三甲医院以上的诊断证明);
5.儿童近期1寸蓝底照片两张;
6.儿童的免疫接种证明原件、复印件(报读小学一年级需提供);
六、录取安置
通过教育评估的学生,计划于2025年6月左右将录取安置结果以电话方式通知家长。
七、收费标准
1.免收学杂费、课本资料费;
2.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、省市的相关资助。
八、联系方式
(一)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
联系地址:东莞市麻涌镇第二小学(麻涌镇村政南路1号)
(二)东莞市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
联系地址:东莞市麻涌镇太步路3号麻涌镇大步实验小学
九、温馨提示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