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官宣扩招本科生;香港6院校逐步放宽内地生限额....一周资讯
清华大学官宣,有序适度扩招150名左右本科生; OECD发布面向未来学习的12条原则;香港 逐步放宽自资院校招收内地学生限额......
国际资讯
1.哥伦比亚大学聘请前国务卿蓬佩奥担任研究员
自今年三月开始,哥伦比亚大学正式聘请特朗普1.0时代的前国务卿教授外交、决策和组织领导学。
迈克·蓬佩奥将在哥大全球政治研究院(Institute of Global Politics)担任研究员一职。如同其他众多精英院校,哥大同样承受来自校友团体、捐赠者和特朗普的压力,要求校方对于保守主义思想、激烈辩论和坚决维护犹太学生免遭反犹主义骚扰秉持开放姿态。
负责该研究院的哥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克伦·亚希-米洛表示,蓬佩奥的就职反映该院直面跨越分歧辩论的责任感。她称这项任命并非源自任何政治压力,并且运作数月之久。
蓬佩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期待“公平、理性和基于事实的对话”。他称很多大学校园的左倾氛围“令人担忧”,并表示特朗普近期反对多元化、公平和包容性(DEI)的举措早该实施。蓬佩奥说,“我觉得(哥大)此举系有意为之,因为他们寻求将一个与其大多数教师看法截然不同的人引入校园。”
来源:《华尔街日报》
2. 美国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发布AI教育七大政策政策建议
近日,美国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(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,SREB)AI教育委员会(Commission on AI in Education)发布AI教育7大政策建议。
该委员会提出的7大政策包括建立州级AI网络、制定针对性AI指南、提供高质量专业发展、融入标准与课程、评估地方能力与需求、制定资源分配计划以及注重风险管理(Risk Management)。
展开全文
来源: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
3. 日本:就扩大“高中学费”减免范围敲定协议草案
日本《东京新闻》22日报道称,日本执政党自民党、公明党与在野党日本维新会三党政调会长21日在国会举行会谈,敲定了关于免费教育扩大政策的协议草案。这三党接下来将启动党内程序,以确保达成正式协议。根据协议草案,2026财年,日本将取消所有私立高中生就学补助金的家庭收入限制。根据私立高中的全国平均学费,补助金最高金额将从目前的39.6万日元提高至45.7万日元。
来源:中国新闻网
4. 韩国中小学迎来史上最大“关停潮”
近日,韩国教育部发布《全国学校关停现状》报告。报告显示,韩国计划今年关停17个地区的49所中小学,包括38所小学、8所初中和3所高中,关停总数比去年增长了约48.5%。
与此同时,韩国今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不足33万,创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。其中,上百所小学招不到新生,这意味着这些学校很可能在未来6年内关闭。KBS电视台称,韩国去年共有112所小学处于“零新生”状态,预计今年将增加至180多所。除中小学外,韩国高校也面临学生人数减少的困境,90%的四年制大学正在增加招生人数,这引发韩国社会对教育政策进行全面改革的呼声。
随着国内生源减少,财政压力增大 ,韩国各高校将招生重点转向国际学生和25岁及以上成人教育学生,使入学率和财务状况保持稳定。
来源:环球时报
5. OECD发布面向未来学习的12条原则
近日,OECD发布《面向未来的数学课程:赋能21世纪学习者》政策文件,认为数学教育中融入21世纪能力成重要趋势,但21世纪课程面临过载、数字化转型、公平性和学校自主权四大困境。
面型未来,政策提出未来导向的课程设计可基于12个原则:
学科内设计原则:聚焦:优先考虑核心数学概念严谨性:强调理解深度连贯性:确保跨年级一致性
跨学科设计原则:可转移性——跨情境应用;数学跨学科性——促进基于能力的跨学科学习;选择性——扩展数学学习路径
超越学校的设计原则:真实性——融入真实学习;灵活性——适应多样化学习者;一致性——课程与资源对齐
过程设计原则:参与性——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与评估;学生能动性——赋予学生自主权;教师能动性——促进专业自主
来源:OECD网站
教育政策
1. 香港新财政年度预算学生津贴出现变动
近日,香港公布2025/2026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。香港将强化财政整合,抓紧机遇,把握好提速发展的关键窗口,先立后破,以改革创新引领未来,加速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其中,在涉及学生津贴问题上,《预算案》相关文件指出,自2025/2026学年起,香港将取消为中小学和幼稚园学生提供的2500元学生津贴。由于该津贴无需经过资格审查即可发放,每年为近80万名学生提供2500元的资助。
因此,预计取消这项津贴后,政府每年可节省约20亿元的开支。据悉这项津贴自2020/2021学年开始恒常化,覆盖全港所有幼稚园、小学和中学的学生。尽管这项津贴将被取消,但有需要的学生仍可以通过其他计划获得支持。
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,可以申请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学费减免计划等;而中小学生则可以申请学校书籍津贴计划、考试费减免计划等,以确保教育需求得到满足。
来源:综合整理
2. 2025上海中招政策公布
近日,市教委发布了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5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》。与2024年相比, 2025年上海中招政策保持稳定,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、分值、时长以及招生录取批次等保持不变。
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(以下简称“学业考试”)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道德与法治、历史、体育与健身和综合测试(含物理、化学、跨学科案例分析、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)的成绩计分,总分750分,作为录取的基本依据。
外语听说测试、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5月17-18日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道德与法治开卷笔试部分、历史开卷笔试部分、综合测试闭卷笔试部分考试时间为6月14-15日。
来源:上观新闻
3. 中国香港:逐步放宽自资院校招收内地学生限额
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26日宣布,已取得国家教育部同意,逐步放宽已获批准招收内地学生入读学位课程的6所自资院校的内地学生限额,并批准有关院校面向全国所有省(区、市)招生。
这6所院校分别是 香港都会大学、香港树仁大学、香港恒生大学、香港珠海学院、东华学院,以及职业训练局辖下的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。据介绍,自2025/2026学年起,相关院校的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自资本地副学位及学士学位(包括衔接学位)课程的内地、澳门及台湾学生人数限额,将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及相关院校现行限额的使用情况,分阶段提升至40%。
来源:新华社
行业信息
1.教育部:去年新增优质中小学学位1017万个
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,2024年教育部共承办两会建议提案2657件(人大建议1413件,政协提案1244件),均已按期办结 ,并且继续实现了“办结率、沟通率以及沟通满意率”三个100%。针对代表委员反映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足问题, 新增优质中小学学位1017万个,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25万个。
来源:中国教育报
2.统计局:2024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4.0万人,本专科招生1068.9万人
近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。公报显示:
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35.7万人,在学研究生409.5万人,毕业生108.4万人。普通、职业本专科招生1068.9万人,在校生3891.3万人,毕业生1059.4万人。中等职业教育[75]招生575.4万人,在校生1659.4万人,毕业生542.2万人。普通高中招生1036.2万人,在校生2922.3万人,毕业生891.0万人。初中招生1848.8万人,在校生5386.2万人,毕业生1698.2万人。普通小学招生1616.6万人,在校生10584.4万人,毕业生1857.3万人。特殊教育招生15.8万人,在校生91.6万人,毕业生17.7万人。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4.0万人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.9%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.0%。
来源:国家统计局
3.统计局: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5%
近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。
《公报》显示: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支出36130亿元,比上年增长8.3%,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.68%,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5%,占R&D经费支出比重为6.91%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.49万个项目。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.37%。
来源:国家统计局
4.上海人社最新公布留学生落户认可院校名单增至191所
为吸引更多优质人才,上海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留学生的政策,降低落户门槛。
近期,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再度更新了落户激励条件中的全球前 100 高校名单。除保留去年公布的大学外, 院校数量由 159 所增至 191 所。
向下
图注:蓝色是名单新增学校
来源:公众号上海家长
学校动态
1. 清华大学官宣,有序适度扩招150名左右本科生
记者 2日从清华大学获悉, 清华大学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,今年拟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额。此举旨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,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,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,全面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。
2025年,清华大学发挥学校学科资源优势,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,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。新书院将以培养具备AI思维、胜任AI技术、具有AI与不同学科深度交叉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,以最AI的方式培养具备深厚AI素养、最具创新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,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据了解,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书院学习。学校将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、师资队伍建设、教学资源配置、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同步发力,确保新书院建设和本科生规模扩容工作高质量有序推进。
来源:清华大学
2.泰国在华投资第一所全认证国际学校落户河北
近日,泰中友好国际学校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,标志着泰中友好国际学校正式落户三河市燕郊高新区。该校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第一所泰国投资建设的高标准国际学校,也是 泰国在中国投资的第一所具备全球主流教育体系全认证的国际学校。
泰中友好国际学校的建设不仅将有效填补三河国际教育的空白,为区域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,也将成为中泰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。泰中友好国际学校既服务于在华工作的泰籍员工子女,也将为中国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体验。
泰中友好国际学校计划总投资10亿元,占地面积150亩,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,主要建设国际部、高中部教学楼及师生公寓、运动场、图书馆、科学楼、国际交流中心、全球语言中心等。
来源:河北新闻网
3.浙江:15对浙港澳姊妹学校签约
近日,浙港澳姊妹学校交流会在杭州胜利实验学校举行,15对浙港澳姊妹学校现场签约,标志着浙港澳教育交流再上新台阶。杭州外国语学校与圣保罗书院等15对学校现场签订了姊妹学校协议。来自浙江、香港、澳门的校长们,围绕姊妹学校建设、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应用、STEAM教育等主题分享经验,开展深入研讨。
来源:浙江在线
评论